新境界文教基金會

網絡式客家研究: 跨校客家學術網絡與人才培育構想

2013-11-14

張維安(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

 一、前言

「客家學術研究」不論是作為客家社會文化振興的一環,作為客家社會文化運動的一部份,或者作為多元社會建構的一份努力,都具有重要性。客家知識體系的建構在客家論述的進行中,至為關鍵。客家學術研究的方式,曾有人倡議設立綜合性客家大學(例如義民大學),但是在當前教育與社會的情況下設立綜合性客家大學有許多困難。後來以設立客家學院作為替代方案,目前分別在桃竹苗設立三個客家學院(桃園的中央大學,新竹的交通大學,苗栗的聯合大學),並在南部地區設立客家文化研究所。目前已經運作的三個學院與兩個獨立研究所,都是以「機構性的客家研究」作為設計。

根據觀察,「機構式的客家研究」,多數是以客家研究的政策性經費來協助該校的其他發展,只有部份用在客家研究本身,而且能參與的人數少,學科範圍有限,而且需要重新建立各種學科的基本訓練,才能提供客家研究所需的基本要求。相對來說,「網絡式客家研究」的構想,則是以各校既有的資源、人員、設備、專業的訓練作為基礎,減少客家研究集中在某一據點所需要的,從頭進行的基礎投資,而且能夠參與的學者和研究生也比較多,影響的範圍廣,花費成本低。

為了使客家學術研究有健全的發展,客家研究人才的培育能夠更廣、更快、更多、更多元,乃至於更深入,應積極思考跨校的、網絡式的客家學術研究與人才培育計畫的可行性。

二、目標

「跨校客家學術網絡與人才培育計畫」的目標,在於通過研究計畫來建立跨校的客家研究網路,培育對客家研究有興趣的年輕學者。通過(跨校)客家學程,圖書購藏計畫,將客家課程的討論與對客家議題的關心推廣到各大學校園。

三、實施方式

(一)整合型跨校客家研究計畫

研究計畫可分兩種方式:

(1)類似國科會多年期整合型研究計畫的方式,以指定研究範圍或指定研究議題的方式規劃研究團隊來執行。其議題或範圍,可由客委會或學術委員會依照政策所需要,邀請或公開徵求相關單位擬定研究計畫並實施。

(2)個別型研究議題,可由申請者自行提出,並通過像國科會一樣的學術審查程序來審查、結案,並做成果發表,相信能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

以上兩種研究型態可以雙軌並行。但目前亟需一個多年期整合型研究計畫,通過這個研究計畫的執行,進一步建立跨校的客家學術研究網絡,並帶領各專業系所的研究生進行客家研究,培養年輕的客家研究學者。這方面的實施精神,可依照國科會整合型計畫的規範與考核方式來進行。[1]

(二)跨校客家研究學術研討會、工作坊

跨校客家研究學術研討會與工作坊,宜以經常性的方式舉行。研討會的部分,特別是以小型、經濟的方式來累積成果,透過研討會的進行,建立研究網絡,帶動學術社群的聯繫和對話機會,並通過網站的建立,視訊會議模式,以及其他網際網路功能的應用,將成果公開給大眾批評參考,以促進客家學術網絡成員的互動,拓展研究之廣度與深度。

工作坊,可依照不同的主題經常性舉行,可討論客家研究的方法、觀點也可討論一些具體的政策議題,甚至是正在發生的議題。

(三)跨校客家學術學程

在通識教育層面,跨校客家學程的推廣,具有它的重要性。對客家有興趣的學生,並不限於設有客家學院的大學的學生,全台160多個大專院校裡,可能還有許多對客家議題有興趣的學生。但是無法把所有對客家議題有興趣的學生都集中到設有客家學院的學校去。跨校學程主要的目的在於跨校開設客家研究的學程,通過面授和網路教學的方式,把客家研究全面的推廣到各個學校。

具體的作法,可以先從不同校園之校內或跨校的課程規劃開始,讓該校的教授們,先藉由課程規劃的過程,了解並收集客家課程的內涵。之後,可在該校開授客家課程,授予學分,或是進一步規劃若干學分為一個客家學程,例如20個客家課程的學分,構成一個客家學程,修完學分則於該校授予客家學程的證書,學程或跨校學分的承認需要通過一些學校的行政程序。課程規劃的審查,著重在其進行的方式與具體作法,例如課程之間的相關性,執行的可行性,學校行政的支持度,以及是否召集一些相關的教授相互討論,這些客家學者是否能夠形成Hakka networks等。[2]

在通識教育的跨校課程方面,客家課程的推廣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如能在通識教育中提供客家議題的課程,各個學校的學生都可能有機會接觸或修習客家研究相關的課程。例如在台灣大學、政治大學可能有客家課程,在海洋大學、花蓮師院也可以有客家課程,不只是在設有客家學院的學校,不只是在一般大學裡,這樣的構想,也可以堆廣到技術學院、謢理學校的通識教育課程。課程規劃與客家學程的計畫,可以配合客家圖書購藏計畫,實驗性的實施並逐年檢討。

四、「跨校客家學術網絡與人才培育計畫」的特色與優點

(一)網羅客家學院以外對客家有興趣的學者與學生

目前全台灣160多個大學院校中,對於客家研究有興趣的學者和大學生、研究生不在少數,這種現象可幾件事情加以說明:

第一,過去幾年為了參加台灣社會學年會的研討會,我寫了幾封信給社會學界的朋友,邀請他們撰寫論文參加「客家議題」的場次,不到三天就超過了10篇論文,可見「客家學院之外,有許多學者對於客家議題有濃厚的興趣」。

第二,究過去多年客委會對碩博士論文的獎助案中,得獎的學生有許多並非客家學院的研究生,顯示出「客家學院以外的其他研究所,有許多研究生對客家議題有興趣」。[3]

第三,一所在傳統觀念上認為相當具有理工取向的清華大學,今年有一門客家文化的通識課程,修課人數限制為70人,選課人數幾乎暴滿。可見一般大學生對客家課程的興趣。

(二)積極推動相關研究單位進行客家研究

對客家研究有興趣的學者和學生不少。實際上,多年來一直有許多系所都在研究客家的議題,特別是若干和客家研究有親近性的研究單位宜特別加以注意。例如:族群關係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所,多元文化研究所,人類學研究所,社會學研究所,語言學研究所,社會文化研究所,傳播研究所,新聞學研究所,台灣文學研究所,台灣史研究所,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地理研究所、歷史研究所,公共行政研究所,建築研究所和通識中心,還有一些表面上看不出與客家研究有關的研究所,也有學者在研究客家的議題,例如兒童福利研究所、表演藝術或音樂戲曲有關的研究所。客家研究宜多鼓勵這些專業研究單位中的學者和研究生,從事與客家議題相關的研究計畫。

(三)聯繫不同專業系所的專家學者

跨校客家學術網絡中的研究人才,分散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以既有的專業為基礎訓練,以客家議題為研究對象。相對於在客家學院中來提供語言、人文、社會科學的基礎訓練,然後再進行客家研究的方式,投入的成本比較低廉,專業的基礎訓練更深,而且議題廣度可以更多樣,更多元。

跨校客家學術網絡的建立,主要是以不同專業系所中對客家研究有興趣的學者為對象,通過計畫的執行、討論、工作坊、研討會等方式,把這些學者聯繫起來。一方面藉助他們的專業訓練來發展客家研究,另一方面也藉此將客家研究轉化其專業的關懷。

(四)培養不同專業系所的客家研究人才

通過研究計畫的執行,讓研究生親身參與,並撰寫其學位論文,有助於培養不同專業系所的年輕學者從事客家研究。通過不同專業領域對客家研究計畫的執行,可通過指導教授帶領研究生共同進行的過程,培養出年輕一代的客家研究學者。[4]

(五)有助於客家研究的多元性

跨校客家學術網絡的推廣,不論是專家學者建立網絡推行研究,或者是藉此帶領年輕學者撰寫論文,都有助於客家研究「議題的多元性」。從不同的專業基礎,來研究客家議題也將呈顯出「研究觀點的多元性」,在不同專業知識系所的教授或研究生,可用原來所專長的觀點、方法、理論架構來思考客家社會的議題,當能更加豐富客家研究的特色,以及增加探索客家議題的不同視角。

(六)與機構式客家研究互相參照對話

跨校客家學術網絡對於客家學術研究的進行,以及在各自的專業系所的基礎上,培育年輕客家研究的學者。相對於機構式的客家研究與人才培育,是一個對照組。兩者可以互相參照聯絡、溝通,有助於客家學術研究基礎的建立與開展。

(七)特色與優點:成本低影響範圍大

參與人數多,不論是參與研究的研究人員、教授或者是研究生,跨校客家學術網路能夠涵蓋的人數相當多,所培育的年輕研究生數量也會比較多,這些擁有不同專業知識的學者和研究生。也就是說影響層面大,跨校客家學術網路,使客家研究的影響範圍更大,能見度高,所影響的對象不限於設有客家學院的學校。

這樣,一方面呈顯出客委會學術研究資源的開放性,客家研究的投入資本比較節省,效果還可以比較大,尤其是運用原有專業系所的資源、設備與人員來從事客家研究。各專業領域的學者接觸客家文化之後,未來將會把對於客家族群的關懷和對客家文化的認識,帶到他們所熟悉的專業領域去思考和對話,這種影響對提升客家研究的卓越性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1] http://www.ntnu.edu.tw/acad/news1/pu10205173-3.pdf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03 年度「全球架構下的臺灣發展:典範與挑戰」 跨學門整合型計畫徵求公告

[3] 參考許維德整理2011-2012兩年共有與客家相關的524篇碩博士論文。http://ghk.nctu.edu.tw/issueArticle.asp?P_No=33&CA_ID=362 2013.11.5

[4]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過去曾經有一些類似的人才培育計畫。

 

(本文為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智庫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