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境界文教基金會

臺灣真要走向希臘化嗎?

2013-11-11

林萬億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希臘財政危機曝光於200910月初,希臘政府突然宣布該年政府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預計分別將達12.7%113%,超出歐盟《穩定與成長公約》所規定的3%60%的上限。致使全球三大信用評級機構--惠譽、標準普爾和穆迪相繼調低希臘主權信用評級,希臘債務危機檯面化。希臘的財政危機看似從2001年起希臘政府為了配合加入歐盟條件的《穩定與成長公約》,而與美國高盛銀行進行的一樁百億美元的借貸,粉飾希臘政府的公共債務帳面數字開始。

        其實,希臘政府財政惡化的主因之一是特殊的侍從主義造成的。政黨競相以國家資源籠絡其特定的支持者。一來國家無意建立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使得福利體制支離破碎。希臘沒有全民健康保險,只有職業別的醫療給付,且各地區的醫療照顧也不同,致使健康照顧高度的職業與區域區隔;又醫療照顧公共化程度低、效率差,導致私立醫院獲利,政府賠錢。之二是脆弱的政府受制於利益團體的介入與操控。從1974年軍事獨裁政府垮臺後,複雜的選舉制度設計,使小黨生存空間小,兩大黨:新民主黨(ND)、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黨(PASOK)競爭激烈,經常出現不穩定執政。更要命的是,政黨為了勝選不惜利用不負責任的手段收買支持者,特別是以社會福利當籌碼,形成對特定對象的利益庇護。

        選舉時提出政見,執政後轉化為公共政策,是一種民主常態。但是,不宜針對個別團體或個人。希臘的作法是將社會福利政見個別化。政黨在選舉期間以不當的福利給付;或幫助其選民在政府裡安插職位,以獲取高給付的福利資格;或以擴大給付範圍、放寬條件;或不斷提高給付水準等來收買選民。例如,在1990年代,老年年金所得替代率高達淨薪資的107%,但不是公務員與勞工保險的窮老年人,最低生活保障只占勞工淨薪資的8%,天差地別。要改革很難,公務員、勞工威脅只能降低保險費、維持高給付;雇主也要政府多分攤。結果是國家財政負擔越來越嚴重,社會福利體制更加破碎不堪。而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

        這樣的情形在臺灣發生。例如,國民黨長期執政時期,軍公教、勞工、農民的社會保險慣以低保費、高給付籠絡選民。最近的例子是,國民黨再執政後的2008717日,為了討好勞工,通過勞工保險條例修正案,將年金給付水準調高到被保險人加保期間最高60個月之月投保平均薪資,每年年資給付率更達1.55%,造成年資35年的勞工年金所得替代率達54.25%。比20075月民進黨政府所提出的版本優渥很多。問題是保費並沒有隨之調高,導致本來就債務纍纍的勞工保險財務赤字及早曝光。

        不僅如此,國民黨再執政的4年多,中央政府負債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率已升高到35.6%。比民進黨執政為後一年(2008預算年)的29.9%,高出很多。長此以往,我國的國債很快就會超過法定的40%上限。若加上地方政府債務未償餘額早就超出法定的40%。更何況說,還有15兆多的潛藏債務,大部分是社會安全給付提撥不足造成的。每位國民的國債負擔不只20萬,而是90萬。

        國民黨政府為了美化無能的政績,拼命以徵文、放煙火、登廣告、辦研討會、辦活動來救疲軟的經濟。刊登的政治廣告撲天蓋地,商業刊物都可以看到社會救助法的廣告。同時,任由退休軍公教人員仍然可以領取本應是在職人員才有的年終獎金,一年就是200億。執政者怕失去政權,只好不斷加碼收買特定選民,直到國庫被淘空為止。那時,不管哪一黨贏了,國家已債臺高築,等著中國來救?

本文為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智庫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