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境界文教基金會

唯有回到全面免試

2014-07-13

  【林萬億】

十二年國教從馬總統於二一一元旦祝詞宣示:「今年開始啟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分階段實施,先從高職做起。預定二一四年高中職學生全面免學費、大部分免試入學。」之後,即爭議不斷。但是,馬政府硬是盲幹。

當下主要爭議是兩階段入學,先免試後特招。其實根本不是什麼免試,只是基測改為會考;也不是什麼特色招生,而是明星學校保留大量的選秀權。據此,就出現繁複的超額比序原則。比序項目包括:學生志願序、就近入學、扶助弱勢、學生畢(結)業資格、均衡學習、適性輔導、多元學習表現及國中教育會考表現等眾多項目。會考六科包括:國、英(加考聽力)、數(加考非選擇題型)、社會、自然、寫作測驗(作文)。只要比序項目越多,考生就越不容易預測錄取學校,就會整死家長。簡單一句就是:明星高中欲取英才而教之,家長逐菁英學校而忙碌,學生最無辜。這根本違反十二年國教的初衷。會淪落至此,其來有自。

十二年國教敗在菁英統治心態

馬英九在二○○八年競選總統時並沒有將十二年國教列入政見。但是,他在一九九八年參選台北市長時的行動白皮書「教育篇」中,即已公開提出八年內達成十二年國民教育的競選承諾。因此政見,還逼出隔年行政院規劃三年內實施十二年國教。那為何馬英九選總統反而不推十二年國教呢?因為他忘了自己曾經誇下的海口,反而誤以為十二年國教是蘇貞昌的政績。這是國民黨再執政後的逢綠必反焦慮。的確,二○○七年二月二十七日蘇貞昌宣布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二○○九年全面實施。其實,一九八三年朱匯森部長時就有延長國民教育的構想。經歷了五位部長,到楊朝祥時,才完成十二年國教的初步規劃。

政黨輪替後,歷經曾志朗、黃榮村,到杜正勝三位部長,都持續在推動十二年國教的準備。可惜,馬英九上任之後,十二年國教計畫即被束之高閣。家長團體發現十二年國教將斷送在政黨輪替下,遂於二○○九年七月十二日發動「我要免試的十二年國教遊行」。二年八月二十八、二十九日召開的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會場外家長團體動員再次要求推動免試的十二年國教。吳敦義院長才宣布積極推動實施十二年國教。方有上述的馬總統元旦文告中的十二年國教。

只是,被擱置了三年的十二年國教已然變質。當年的十二國教目標是提升國民素質、促進教育機會均等、縮小教育落差、舒緩升學壓力。馬政府被菁英滲透,悄悄地將政策改為今天的樣子。吳清基部長在行政院院會報告十二年國教時,內閣眾官員中只剩三位支持民進黨時期的規劃,其餘都見風轉舵地偏向菁英教育。才會讓本應全面免試,只有資優教育須特色招生的十二年國教,變成明星高中坐擁八成的特色招生名額。在釋出不到二成的一般名額下,當然就會發展出繁複的超額比序原則。

而教育部又不願單獨承擔責任,就讓十五個招生區各自訂定超額比序,才會出現各招生區步調不一。名之為兼顧學生選校、學校招生、地方生活圈概念及符應主管機關權責,配合地方特色。其實是推卸責任。既然是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怎麼會是一國十五制呢?

第一試就抖出問題一籮筐。蔣偉寧部長說責任到他,吳清基說政策正確;家長要求立即修正不合理的超額比序。其實,只要有明星高中繼續保有大量選秀權,全面的會考制度就不可能廢除,不管叫基測或是會考;超額比序也跟著必然存在。取消作文,或是不考英聽,換哪一種組合都會順了姑意,逆了嫂心,根本無法解決問題。只有回到全面免試,才不會如家長團體所言:送走一個惡魔,卻招來一群厲鬼。

(作者為台灣大學社工系教授) 

好文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795795 (原文刊登於2014714日《自由時報》)

 

 

Share/Bookmark